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8-22 02:30:09
在矿山开采的众多环节中,爆破作业无疑是极具危险性却又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矿用避炮棚,作为矿山爆破作业中的关键防护设施,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为爆破作业撑起了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矿用避炮棚依据使用时长可分为临时和固定两种类型。临时避炮棚通常是在一些临时性的爆破作业场景中搭建,比如小型矿山的局部开采、临时性的巷道挖掘等。这类避炮棚搭建相对简便、灵活,能够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快速搭建和拆除。而固定避炮棚则主要应用于大型矿山的长期、持续爆破作业中,它们经过精心设计和建造,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从结构和材料方面来看,矿用避炮棚通常采用坚固的钢架结构作为主体支撑。钢架结构具有高强度、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承受爆破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为了增强其防护性能,还会结合高强度材料,如防爆钢板等。防爆钢板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钢材,具有出色的抗冲击和防爆能力。当飞石以高速撞击到避炮棚时,防爆钢板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吸收能量,阻止飞石穿透,从而保护内部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此外,有的避炮棚还会在内部添加缓冲材料,如橡胶垫、泡沫板等,进一步减轻冲击波和震动对人员的影响。
矿用避炮棚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抵御飞石与冲击波。在爆破过程中,大量的岩石会被瞬间击碎并以高速向四周飞溅,这些飞石就像一颗颗子弹,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而避炮棚的存在,就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将飞石阻挡在外。同时,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也是一大威胁,它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压力,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严重的损伤。避炮棚的坚固结构能够有效地削弱冲击波的强度,降低其对内部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矿用避炮棚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在爆破作业前,作业人员可以迅速进入避炮棚内躲避。避炮棚内部空间设计合理,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员,并且配备了必要的通风、照明等设施,以确保人员在躲避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安全距离的设置上,这是保障避炮棚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安全距离必须严格设置在危险范围之外。一般来说,爆破警戒范围通常为300米。在这个范围内,飞石、冲击波和震动的强度都相对较大,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对于露天矿山而言,避炮棚的标准警戒范围至少为200米。这是因为露天矿山的爆破环境相对较为开放,飞石和冲击波的扩散范围更广。只有将避炮棚设置在这个安全距离之外,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