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8-11 10:25:53
6月4日,在全国高考即将到来之际,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考生诚信考试,谨防受骗,其中包括“避开安检带手机,考试作弊毁前程”的案例。
5月9日,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上强调,要把防范手机作弊作为今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
今年高考将强化综合治理,尤其是对此前出现过的手机作弊现象,要确保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进一步守住考场安全的“主阵地”,为此,各地发布高考考前提示和考场规则,今年将进一步加强高考安检。
首先是加强进入考场的安检次数,从原来一次上升至2次甚至3次。如北京今年高考将采取进入考点和考场两次安检,考生在进入考点前将手机交家长或带队老师保管,不得将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带入考点。
江西今年高考入场新增了安检门环节,考生需接受考点、考场双安检。严禁考生携带手机、智能手表、耳机等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湖南长沙所有考生在进入考室前须接受考点身份核验和两次安全检查。
贵州毕节考生进入考场须经过3次安检,即进入考点时接受1次探测仪安检、进入考点后接受1次智能安检、进入考场时再次接受1次探测仪安检。
其次是进行技术升级,多地采用智能安检门等高科技手段。如上海高考将首次全面采用“智能安检门+手持金属探测仪”模式进行入场安检;考生应使用透明文具袋、透明资料袋来携带文具、收音机等考试用品及日常个人用品; 穿着无金属配件(拉链、皮带扣、发卡、钢圈等)的服装;书包交给家长或送考老师保管。
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考生守则》提示,要求考生自觉接受监考员使用金属探测仪、智能安检门进行安全检查,这也是广东高考首次设置智能安检门,将严查手机作弊。
三是强化“视频监控”,回放审看查找违规违纪行为。2022年高考期间,有考生避开入场安检,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违规考生被严肃处理。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高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
今年高考期间,全国各地得考生将在标准化考场、全程视频监控下进行,在考试结束后,考场视频录像也会进行集中回放审看,确定每一名考生有无违规违纪行为。
教育考试部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做到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服从考务人员管理,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