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2-10 02:31:55
按照计划,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5航站楼计划在本月投用,而从目前各方的最新动态来看,T5航站楼基本敲定了预计在2月20日正式投用。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陕西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机场建设工程,头戴诸多光环的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在经历数年高强度建设后,将逐步迈进投运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预留的地铁14号线)站预计也将同步开通,届时,西安地铁线网将新增一开通运行的地铁站。
T5航站楼,在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中可谓占据着颇高分量,亦是大众关注度极高的地标性城市建筑。
如今即将正式投用,新建成的航站楼在到发动线设计、空间结构,以及各类指引、服务、消费等功能性设备设施方面,将会为到发旅客带来哪些体验上的升级,成为大众当下所关注和好奇的重点。
总结来看,新建T5航站楼,从功能上,具备空间大、设备新、到发快、效率高、体验好等明显特征。
相关数据显示,新建的T5航站楼,比现有的3个航站楼总面积大2倍多,这也造就了内部空间相比其他航站楼更加宽敞明亮,通透性和通行舒适性实现了极大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乘坐飞机出发或抵达时,旅客出发往往需要预留更多的时间,到达也要花费较多时间才能离开机场,例如在值机、托运、安检等各个环节需要花费的时间,T5航站楼选择通过动线的合理设计,实现为旅客节省时间的目标。
例如,T5航站楼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功能流程组织,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无需楼层转换,大大提升旅客舒适度。
同时,“主楼+六指廊”构型,旅客平均步行距离不超400米,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步行时间仅需不到8分钟。旅客换乘中心与航站楼无缝衔接,两层连通,换乘便捷。
各种全新的自助、自动化设备的投用,令旅客的出发与抵达效率更高,智能服务机器人、无障碍标识、智能洗手间等,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体验。
航站楼出发大厅建设了224个人工、自助可转换使用的值机柜台,设置了112个国际值机人工柜台。
T5航站楼在旅客安检方面采用刷脸无证通关等设施设备,国内旅客在航站楼进门闸机处采集人脸信息,与身份证一一对应,进入航站楼后值机、托运、安检验证、登记均可利用人脸信息实现无证通关,有效缩短了安检排队时间,旅客等待的时间将缩短约8分钟。
托运行李处理系统规模、模式中国首例,设计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行李小车系统,运输速度可达每秒2米,从值机交运一直到处理完成,全程最快只需要5分18秒。
通过矩阵结构,托运行李智能规划最高效路线,中转行李不必重新进入离港系统大大提升了准确度和效率;同时通过行李追踪和人包对应技术,确保机场和旅客对托运行李实现全程可视化;可转换行李提取转盘的设计,为机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活性的同时,实现了设施设备的高效利用。
同时,值机柜台旁的行李托运设备更加人性化,传送带位置距离地面只有5厘米,放行李箱很方便,不用抬起箱子费劲地往上放了。
T5航站楼内建设有35栋以铝代木的仿古建筑群,既有庑殿顶、歇山顶等各种古建屋面形制,又有斗拱、飞檐、垂脊等各类装饰构件,配以相得益彰的青石地面与现代化泛光照明,一派唐风古韵,仿若置身大唐盛世。
整体分为3个功能区,中央区域作为文博展示区,包含一个博物馆,以及茯茶文化展示区等,南北两侧作为两舱贵宾区使用。
精心打造出的国内机场最大的古建筑商业群,继承古长安城九宫格棋盘式布局,以现代工艺复刻汉唐盛世丝路长安的传统美学。
通过把博览、商业、贵宾休息等功能融入其中,创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营造宫殿和市井氛围相融合的长安印象。
与T5航站楼相配套的,35万平方米综合交通枢纽等工程也紧锣密鼓地建设完成,预计2025年2月底投入使用。
从规划层面看,机场三期扩建综合交通枢纽(GTC)及轨道预留工程打造集地铁、高铁、城际、公路等多种交通形式零距离换乘枢纽,建设成为西北最大的陆侧交通枢纽建筑。
特别是对于轨道预留工程的设计规划,我们关注到预留有包括有地铁、城际铁路、高铁等多种轨道交通方式。
预留地铁12、17号线机场站土建结构及设备接口,采用侧式站台,两车站并为一岛两侧式布置,岛式站台可实现同台换乘。
预留城际车站和咽喉区隧道的土建结构及系统工程接口,车站采用2岛4线布置形式。
预留高铁车站和咽喉区隧道的土建结构及系统工程接口,车站采用2台夹4线布置形式。
从规划蓝图来看,未来西安机场的GTC工程势必将成为一个大型交通枢纽,集结旅客换乘中心、南北停车楼、站前高架、地面道路、地下通道等为一体,融合地铁、城际、高铁、出租车、大巴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据了解,机场(T5)站预计同步投用,旅客便可体验到出发效率与品质的提升。
去年10月31日,机场(T5)站缓建工程顺利通过项目工程验收,11月12日通过竣工验收。
2月6日,陕西城际铁路公司组织开展了机场(T5)全要素运营测试演练,模拟乘客通过人工及自助值机购票、安全检查、候车乘车等环节,深度体验地铁14号线)站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便捷的运行流程,检验服务流程的流畅性。
重点测试机场(T5)站与机场、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效率,确保旅客出行无缝对接。还模拟了高峰时段车站突发大客流,测试车站限流、引导标识优化及工作人员协同疏导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7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位列全国机场排名第11位,并且有望在今年突破5000万人次的客运量。
而三期扩建工程,设计以2030年为目标年,旅客吞吐量规划达到83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00万吨。
整体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西安机场将拥有两个航站区、四条跑道、四座航站楼,年航班起降能力达到60万架次,日航班起降架次达到1700架次,意味着每40秒就有一架飞机起飞或降落。
届时,在更加强大的机场硬件设施支撑下,加之西安正在逐步扩大的航班通达性,愈加开放的城市发展思维和重磅机遇加持,西安机场还有充足的潜力有待释放。从西安出发可抵达更多地方,西安也以更加健全的交通枢纽,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八方宾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