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时间:2024-12-04 05:41:26
近日,中国移动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在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正式发布了“AI+安检”产品。该产品聚焦安检领域的痛点难点,充分发挥移动5G及算力网络优势,自主研发了InnovLiao-AI BOX智能安检终端,采用移动通用大数据模型,基于千万级别违限禁物品多模态数据集,经过对50亿张以上X光安检图片训练验证,实现了18+1大类70余小类300余项违限禁物品的精准识别,解决了传统安检手段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数据孤岛等问题,是国内首个“云-边-端”模式应用于物流行业的人工智能安检产品。
近年来,寄递物流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商品流通效率和运输成本。然而,随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需求的提升,寄递物流领域的安全检查和违禁品闭环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安检机+人工安检”模式因人工识别不标准、低效率、数据不协同等问题,导致运输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增加、设备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寄递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应对上述挑战,中国移动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联合浙江啄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AI+安检”产品。该产品创造性地将当前安检工作方式从“传统安检机+人工识别”升级为“传统安检机+AI智能识别+闭环监管”,让安检过程从“人防”到“技防”,让政府监管从“管安检员”到“管设备”。产品通过移动自主研发的智能安检终端,将传统安检机过机安检数据传输到移动云平台,由云平台提供智能安检AI+智能识别判图,并将结果反馈回智能终端和安检机;单个X光图片智能识别响应时间不超过0.4秒,网络传输时间控制在100毫秒内,可同时支撑1万个以上处理任务,实现对过机包裹中的违限禁品实时发现和即时管控,在识别准确率和处理速度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该产品不仅大幅提高了安检效率,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还解决了企业安检员“人难招、人难留且成本高”等难题。同时兼顾了监管部门“人不动、数据动、心中有数”的数字化监管需求,为企业提供了灵活、成本可控的解决方案。目前,该平台已在辽宁沈阳的极兔速递物流、圆通物流等多家快递企业进行了试点使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极兔速递物流负责人徐昌表示:“自从引入了‘AI+安检’产品,有效提高了安检效率和准确度,对应安检员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同时对安检员的素质要求也大幅度降低,对应的人工成本显著降低。用人工智能识别疑似违禁品代替人工判图,准确性、可靠性显著提高,后台数据统计和分析报告能够辅助我们管理,更好地拦截疑似违限禁品通过我们分拨中心流出,并形成数字化闭环处置管理流程。”
国家邮政管理局邮政业智能安检系统联合技术研发中心秘书长黄咏青表示:“中国移动‘AI+安检’产品填补了国内寄递物流行业在过机安检过程中的便捷化、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安检升级改造和服务的空白,该项目‘云-边-端’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有望有效解决寄递物流行业安检难题,助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移动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将进一步推动集团AI+产业化战略,不断扩大智能安检终端对接传统安检机的适配范围,推进智能安检场景在全国各省试点落实,进而带动物流行业整体智能化转型升级。同时,持续探索智能安检技术在高铁、地铁、寄递物流、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及大型活动场景的广泛应用,提供跨领域的更加准确安全的智能安检升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