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时间:2024-12-03 21:22:56
邮政快递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产业,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撑电子商务、服务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邮政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聊城市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安全态势日益巩固,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用邮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全市共有邮政普遍服务网点175个,法人快递企业49家,分支机构97家,末端网点2328处,从业人员6000余人。全市快递业务规模连续7年位于全省第6名。2024年上半年,聊城市快递业务量增速缓慢,仅高于济南、日照。8月份,聊城市出台了《聊城市加快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及预期。
《方案》出台以来,市县两级同频联动齐发力,扎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取得不错成效。到10月份,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5亿件,同比增长17.8%;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9亿件,位于全省第6名,提前97天超过去年总量,同比增长20.49%。
11月28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聊城市加快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落实情况主题新闻发布会,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锐介绍了具体进展情况。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8月16日,全市召开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会议,凝集共识,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同时邀请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为全市300余名干部专题授课,并结合实际为聊城邮政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会议召开后,各县市区对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继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政策支撑。莘县、经开区先后印发县域《加快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他各县市区专项扶持政策也在稳步推进中。
管理机制加速完善。县级机构是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的关键一环,是打通快递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坚强保障。截至目前,已有6个县市区明确县交通运输部门为邮政管理责任主体,其他县市区也明确相关中心来承担部分行业职责。同时,聊城市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相关市直部门为成员的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县(市、区)纵向贯通、市直相关部门横向协同的行业管理体系。在这个框架下,建设了更加立体的市场监管体系。一是“市局+县级机构”监管链条。建成市局主导、县级机构辅助的监管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协会+网格长”自律链条。在市县形成了“快递协会-网格负责人-网格联络员-企业安全员”网格自律约束机制。
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县级快递园区是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的关键基础设施。目前,全市已有7个县市区(不含3个市属开发区)建成至少有3家以上“通达兔”品牌入驻的快递园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快递企业单打独斗、辐射能力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谋划园区升级转型,推动资源集聚、要素汇集、产业联动。比如:临清拟在新谋划建设的“裕时绿色智慧综合物流园中”,重新布局市级综合寄递物流供配中心;阳谷拟建设一处占地面积30亩以上且设施设备完善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性快递物流园。
服务网络不断融合。持续巩固快递进村成果,因地制宜采用邮快合作、客货邮融合等多种进村模式,延伸网络拓展服务,更好满足农村百姓和产业寄递需求。积极争取快递进村邮政兜底全省试点,在阳谷李台镇、金斗营镇先试先行,打通邮政与各快递企业之间数据壁垒,实现了快件“搭”邮车直接进村。全市共开通农村客货邮融合线条,建立县乡村三级客货邮站点486个,日均代运邮件快件10.7万件。印发《聊城市快递进村情况普查工作方案》,并根据普查进村情况,针对性召开进村工作专题推进会。截至目前,全市乡镇邮政快递网点241个,村级快递服务站及村邮站2345个。1-10月份,全市农村地区快件投递量5282.29万件,同比增长15.43%,发件量1497.41万件。
积极服务现代农业。大力培育“一县一品”项目,引导各县市区参与示范创建,推动冠县、莘县争创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全国示范区和5个国家级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创建,培育打造了莘县香瓜近千万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冠县油桃等若干过百万服务项目。同时我们注重加强项目储备谋划,莘县启动畜禽项目的创牌工作;高唐县规划以休闲类小食品为突破点打造金银铜牌项目,同时打造锦鲤特色寄递品牌等,产业融合深度、广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培育孵化进厂项目。联合市工信局出台相关文件,为快递进厂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寄递企业积极融入先进制造业,采用嵌入供应链、仓配一体化、分销物流等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在延链固链扩链上发挥先导性作用,涌现出服务乖宝宠物食品分销物流(500余万件)、茌平金号家纺仓配一体化(300余万件)等多个典型项目。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将85个寄递业务量较大的项目入库重点培育。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着力推动智能设备更新,加强数字化引领赋能,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快递服务质量竞争力,提高分拣效率及监管水平,助力行业降本提质增效。目前,全市智能分拣设备21套,快件箱520处。5月份以来,全市寄递企业更新分拣设备8台,更新安检设备6台。探索无人快递配送车、智能云仓等新科技新模式应用,推动了行业产业链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目前,城区中通、韵达企业新购置数辆无人快递车。
人才建设效果明显。围绕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稳步推进行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目前,已初步构建“1+1+N”暨社会组织评价机构+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代评)+企业自主评价的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其中有职业技能自主评价资质的企业12家,实现各县市区至少有1家法人企业具有评价资质。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48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192人,领取技能补贴38万余元;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通过29人。开展“夏送清凉”“助学”“免费体检”等爱心活动,为快递员群体累计争取20余万元。印发了《聊城市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目前劳动合同签订率超过85%,社会保险缴纳率超过75%。(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